投资部闲谈大宗交易与长租市场

发布时间: 2018-08-02

中原地产投资部总经理杨创慧先生:2018年已经过去了将近九个月,投资部在过去这段时间众志成城,促成了许多单大宗交易。透过这些交易,我们也观察到市场正在悄然转变风向,如何继续乘势而起,是我们接下来关注的核心。


微信图片_20180828144107.jpg


中原地产投资部专注于研究地产物业大宗交易市场,如有对大宗物业交易有关注的朋友,不难发现,在2015年以及之前几年有许多企业都在海外进行过大张旗鼓的扩张,其主要生力军是各大银行、金融企业、保险公司等,投资重点是传统金融重点城市的写字楼,如伦敦,也有少量商业地产投资。


不过在2015之后这一形式得到逆转,尤其在2017与2018年度,中国投资者在国内投资及出售意愿不断上升,成交量也在节节攀升,2017年更是被称为大宗交易元年,交易活跃可见一斑。根据投资部长期研究,交易频发原因主要分以下三种:


一是投资机构希望自身的资产配置更加合理与多元化。之前的住房市场、公寓市场过分受到热捧,许多投资者的投资配置出现失衡,抗风险能力有所下降;加上此前“731”新政颁布以来,写字楼与商业市场这两个传统的投资项目再次受到关注,投资者纷纷入场,多元化旗下的资产结构。最生动的例子是最近成交的梦之街批量商铺,在新政之后迅速销售一空。


微信图片_20180413154906.jpg


二是扩大流动资金,回笼开发资金。在银行收紧“水源”,住房市场受到管控的情况下,许多开发商,尤其是握有大量重资产的开发商,期望能一次性补充足量的资金以支持稳定集团持续开发运作,一改过去高杠杆高周转的大步扩张路线,转而开始有效利用自身资源,进行精耕细作式地运作。这一点也更符合目前政府对于开发企业的期望,其中成功的代表是万达,先知先觉地放下重资产的包袱,转型成为万达商管集团。


三是持有运营大型物业,获取稳定的现金流。这一点是最近这两年较为被人关注的点,过去获取资金的渠道太多,大家并没有讲太多重点放在持续运营物业这方面。如今市场银行上游收紧,并且,大量整体性很强的物业被放出到市场,大批以现金流为主营内容的企业嗅到了春天的气息,纷纷进场,当中不乏海外资本加大了在国内的投资力度,他们大多有着成熟强大的运营团队,丰富的经验,深耕中国市场,其中代表作是2017年吉宝置业拿下上海的虹口SOHO;反观国内,许多新兴的资管与基金公司锐意进取,大胆扩张,在各大传统巨头纷纷审慎投资的市场下,反而成为市场生力军。


 微信图片_20180413154825.jpg


在第三类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体,也是最近比较火热的一个话题,那就是:长租中介。多个长租中介将滚动资金链玩到了极致,滚雪球一般迅速将大片的租赁市场吞下,在市场存量几近瓜分完毕的状况下,他们不可避免地打起了价格战争,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。暂且抛开这种运营手段正确与否,这本质上只是另一种形式的P2P:放弃了银行、基金等渠道,通过汇聚民间个人资本迅速扩大市场份额,利用资金的时间差赚取足够大的利润。


e7e28f1f7f64866e5d14b7991a6df036.jpg


但是,在残酷的价格战中,企业成本被大大提高,而这些成本都被转嫁到下一批的租客身上。房地产市场具有它的特殊性,不会像之前的拼车、外卖、共享单车这些行业出现独角兽企业,相信政府也不愿意出现这样的局面。


并且当中还有不少企业打擦边球,玩起了“信贷+长租”,被政府紧急叫停,互金协会也已经加强授信资质审核和风险管理,严禁与违法违规从事长租公寓业务的中介服务商开展类似“租金贷”业务合作。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中,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多个巨头和平共存,依靠成熟管理经验降低整体成本,价格逐渐回归理性,租客与房东都能享受到真正的“房住不炒”。


5f3b03fb67050189c5cfc56a6fcdac2f.png